標籤

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愛情與美食的比喻


如果有一個人不吃辣,喜歡吃甜食,而你很喜歡吃辣,於是你一直塞辣的給她吃,她不會不爽才怪─請用對方喜歡的方式來愛她。

雖然話是這樣說的,但是如果你很多都不吃,那也別怪說為什麼別人都不懂得怎麼愛你─因為沒有人喜歡和一個充滿地雷的人交往。

每個牛肉麵師父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我們能不能在吃過對方做出來的麵之後,再說說自己的評論,而不要還沒品嚐過就說人家的方法是錯的;也許兩種做法都很好吃呀!也許只是不合你的胃口而已。許多人在還沒了解另一半需求之前就下評論、給建議,但也許兩種方法都行得通,也許你的方法,其實不適合她。


挑選情人就像是挑牛肉麵,如果外觀看起來就不好吃,很少人還會真的去吃─請先把外觀打理好,別搞得很邋遢還說別人不懂你內心;如果外觀看起來好吃,但是吃起來不好吃,那就別硬吃了,吃久了會吐的─別因為對方是帥哥或正妹,就去容忍對方的壞脾氣,久了你會吃不消的;同樣的,帥哥和正妹們,你們已經有先天優勢了,別把自己的優勢給浪費掉。


有的人喜歡吃牛肉麵,有的人喜歡吃榨菜肉絲麵,就挑你喜歡的吃吧!別勉強自己吃不喜歡的東西;但有時候可以去試試沒試過的,可能會發現新的喜好。有時候會喜歡上不是那麼符合自己的菜的人,那就自己評估看看吧!評估一下自己願不願意試試看,如果覺得不是那麼喜歡,就別試了吧!這是互相糟蹋呀!但是有時候碰到沒嘗試過的東西,也別急著下定論阿,說不定你會喜歡上的。

千萬別劈腿,別腳踏兩條船,你一邊吃牛肉麵一邊吃仙草凍,遲早會吐的!如果發現你不想再吃牛肉麵了,那也先結帳走人,再去吃仙草凍,把現在的感情做一個了結,再去追下一個。

在交往之前,你可以做多方嘗試,但是交往之後,就請你好好地對現在的伴侶負責任─要試吃就吃試吃品就好了,沒有人把整碗麵點來試吃的,別不給承諾就從別人身上拿走一堆,這很糟蹋人的。

明明沒有很想吃,卻逼著自己吃是很痛苦的:感情沒有到,就別逼著自己談戀愛,糟蹋了師父的工藝也糟蹋了你的胃。愛情是勉強不來的。

吃麵總要一口一口吃,越吃才會越有味道,吃太快,就失去了品嚐的美味;愛情也是一樣,循序漸進吧!急著趕進度,只會失去了愛情的美好。

吃到一半發現吃不下了,能果斷放棄最好,催吐什麼的,太不健康了!別逼著自己去愛一個已經不愛的人。

喜歡清粥小菜的人,也許偶爾可以吃大魚大肉,但是總不能每天都吃大魚大肉,即使它看起來很美味。挑喜歡的吃,別挑一個根本不符合自己個性的人,即使對方長得真的很正很帥,即使你孤單寂寞覺得冷。

太貴的東西,窮人是吃不起的。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人,一個普通的男孩,找一個動不動就要他付錢的女孩,遲早會被吃垮的。

別把自己包裝成滿漢大餐,那只會吸引來裝闊的公子哥兒。別問我為什麼你總是吸引到不對的人,除了你的挑選之外,也問問你自己,會吸引到什麼樣的人。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樂觀,才會贏!

你是否也跟我一樣愛看棒球?每次當投手面對打者,球數來到兩好三壞,壘上跑者又頻頻伺機而動的情況下,你是否也一樣,目不轉睛地盯著鏡頭,看看下一球是好是壞?

但你有沒有想過,有沒有一套系統,能夠預測球隊的輸贏呢?
正向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做到了。

Seligman畢生的研究,都投入在了「我們對於正向、負向事情的解釋型態,如何影響著我們。」,他曾運用這一套系統,解釋了很多過去沒辦法預測的事情。
在1985年,他做過了一項很有趣的實驗,成功的預測了1986年,美國職棒大聯盟國家聯盟球隊的興衰。

Seligman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過去的研究發現,悲觀會使人表現變差;那麼如果整支球隊的悲觀呢?是不是會表現得比較差?而如果是的話,一支球隊是因為悲觀而失敗,還是因為失敗而悲觀?

他採用了一套叫做口頭解釋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of Verbatim Explanations,CAVE)的軟體。這一套軟體是這樣的:雖然我們沒辦法把大聯盟的球員叫來做心理測驗,但是我們可以從報紙上面的訪談中,節錄他們對於成功與失敗的看法,然後找出他們的解釋型態。Seligman將他們收集到的球員訪談,去除掉名子之後,拿給不知道這些話來源的人,用CAVE這套系統,評定每一句具有因果關聯的話,有多麼的正向或負向。

在Seligman的解釋型態當中,把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分成了對好事的看法與對壞事的看法,然後又再細分成永久性、普遍姓、個別性三個向度來看。我舉對壞事的看法為例,如果一個人今天考試考差了,他覺得「自己總是沒辦法考好」,那就是永久性高;如果他覺得「自己只是一時失常」,那就是永久性低;如果他覺得「讀書一點用都沒有」,那就是普遍性高;如果他覺得「我讀的這本書沒用」,那就是普遍性低;如果他覺得「是這次考試太難了」,那就是個別性低,如果他覺得「是我太笨了」,那就是個別性高。樂觀的人,他們在這三項分數上都會比較低,而悲觀的人則正好相反,他們覺得壞事會一直不斷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且自己一無是處,也覺得所有的錯都來自於自己。

Seligman用這一套系統,來評定1985年的紐約大都會隊球員與紅雀隊球員,如果永久性、普遍性、個別性越高,則得分越高,每一個相度都是1~7分,三個向度合起來就是3~21分。他發現,在輸球之後,大都會球員的解釋是:「我們輸球是因為對手今晚打很好。」(永久性低:今晚,普遍性低:今晚的對手,個別性低:因為對手)(7分),「對手明明很爛,打到最後卻贏了」(3分),「人生一定有些運氣差的日子,今天就是其中之一」(8分)。研究結果發現,大都會隊比國聯的每一隊都樂觀;而紅雀隊的球員,對於輸球的解釋則是:「讓我們面對現實,我們打不中。」(20分)、「我盜壘盜的不好」(16分)、「這球應該要接的到,只是我沒有接到。」(12分)。他們的樂觀程度,在當年國家聯盟12隊排名第九。雖然那一年,紅雀隊闖入了世界大賽(最後敗給了皇家隊),而大都會打得比較差,但是Seligman認為,那只是他們球技太高超。他預測下一季,大都會會表現得更好,紅雀隊會表現得更差。
           
果然,他們的表現就是如此。1986年的大都會所向無敵,以108勝54敗,高達.667的季賽勝率,一路過關斬將,拿到了世界大賽冠軍;而紅雀隊則只有.491的勝率,連季後賽都進不了。這點在壓力底下的表現特別顯著,那一年,大都會的平均打擊率是.263,但在壓力較大的最後幾局,打擊率來到了.277;相反的,紅雀隊的打擊率只有.236,在壓力下更是掉到了.231。他們用這套系統,計算了當年國家聯盟12支球隊的解釋型態,1985年樂觀的球隊,在1986年都表現得更好,而悲觀的球隊則表現得更差。

Seligman又用這個系統,成功預測了美國職籃的勝分差(兩支球隊的比分差距)、柏克萊大學游泳隊的勝利者,以及1988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黨內初選名單、總統當選人,以及幾乎所有的參議員當選人(只有一個例外),甚至連總統大選的得票差距,都可以用樂觀程度的差距被預測出來,因為他們猜測,演講當中越是樂觀的候選人,越能夠獲得選舉人的青睞。

如果Seligman肯透漏他的系統給我,台灣運彩一定會被我玩垮的。
剩下的就不多說了,不然他的《學習樂觀,樂觀學習》這本書,恐怕就會滯銷了。

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當尼采哭泣

就在剛剛,我把《當尼采哭泣》這本小說的電影版給看完了。
應該是我第一本,看過小說之後,還會去找電影版來看的著作了吧。這是一本由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所寫的小說。而內容不外乎談的就是存在、死亡、孤獨與選擇的議題。
有興趣的可以youku網找來看,用google chrome就可以找到破解台灣地區不可撥放的方法了。


(以下劇透)

故事大概是在描述,哲學家尼采的前女友,隻身前往布雷爾醫生(佛洛伊德的老師)家中拜訪,尋求布雷爾醫師醫治尼采的絕望。在一連串的誘導欺騙之下,尼采和布雷爾醫生建立起了一個微妙的關係。布雷爾醫生對於他的一個女病患貝拉(就是Freud有名的案例發表,安納歐氏)念念不忘,想要藉由和尼采聊這件事情,來作為醫治尼采的交換條件。在談話治療的過程中,尼采不斷的要布雷爾醫生痛罵貝拉,來藉此忘記她,但是都沒有效果。後來,尼采陪布雷爾醫師去掃墓,發現布雷爾醫師的母親也叫做貝拉,雖然布雷爾醫生一直沒有意識到這件事,而且這件事似乎也不是他忘不掉的來源。就在此時,尼采要布雷爾醫生,做一個哲學上的假想實驗:「假使你的生命被魔鬼所掌控,你死掉之後又會復生,然後再原原本本的重新經歷過一次,如此無數循環,永永遠遠,你,會怎麼選擇過你未來的人生?」。布雷爾醫生聽到之後,似乎有所領悟。

回到家之後,他要佛洛伊德把他催眠。在催眠裡,他假想自己離開了太太,到達貝拉的新醫生那邊,卻發現貝拉和新的醫生有了新的戀情。布雷爾醫生痛不欲生,從此失去了所有的一切,在驚慌失措之後,從催眠裡面醒了過來。他從中領悟到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決定回到生活當中,好好的愛他的太太跟孩子們。而尼采在此時,才向布雷爾醫生袒露,其實他也有一個忘不掉的女人,和她有過很神聖的時刻。在此時,布雷爾醫生也向尼采袒露,其實他是受尼采前女友之託,才決定來治療他的。尼采對於那個女生還是念念不忘,於是,布雷爾醫生反問他,你確定對於你前女友而言,那個也是獨一無二的神聖時刻嗎?尼采在此時突然醒了過來,他不斷的重複著孤獨的話語,彷彿一瞬間又被打回了他內心最孤獨的時刻,那一些幻覺突然被打破,留下了無助的大哲學家陷在那裏。

在此時,布雷爾醫生說出了一句話,讓尼采醒了過來。「孤獨是一個悖論,只有當你在孤獨裡面的時候才會感到孤獨。當你分享出來之後,孤獨就蒸發了。」,在臨走之前,尼采告訴布雷爾醫生,「人們都像是兩艘船,總有邁向各自旅程,分道揚鑣的時候。」,而布雷爾醫生僅僅是說,「祝福你,我親愛的朋友」,這樣短短一句話,卻讓孤獨的尼采不再感到孤獨了。

故事結束在這裡。
一個我很喜歡的結局。

這一部片子,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在探討治療師與被治療者的關係。一段治療旅程裡,往往被治療的,不會只有被治療者而已。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治療師,都不是完美的,他們的人生中,也有許多的議題,是等待著被處裡的,透過治療者與被治療者關係的建立,很多時候,治療者的受惠並不小於被治療者,他們也是深深地,從被治療者的故事中,得到許多的啟發。

而這一部片子,其實點出來了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孤獨。我們都有孤獨,就某一方面而言,我們也都在逃避著孤獨。我們嘗試著用各種上癮的方式,將自己拋棄於孤獨之外,如愛情、如菸癮酒癮、如電動遊戲等等,因為我們都很害怕,害怕去面對我們的孤獨;我並不是說,逃避孤獨是一件不可取的事情,因為孤獨確實是一個很讓人害怕的議題。但是孤獨本身並不會消失,就某一方面而言,他永遠都在,即使你的生命過得豐富多彩,在你死去的那一天,並沒有人能夠陪你一起死;即使你的愛情是多麼的轟轟烈烈,你的另一半也不可能完全感受到你所感受到的一切。就知識論的觀點來看,我們確實不可能完完全全感知到,別人感官所感受到的一切,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所以尼采的那句話,我們都是有著各自目的的小船,其實說的並沒有錯。

但是在孤獨之外呢?其實布雷爾醫生說的也沒有錯。因為我們都是孤獨的,但我們也能夠和彼此建立連結,一起面對我們的孤獨,當孤獨被說出來的時候,那麼孤獨就會蒸發了。其實我很喜歡哲學上的一句話:「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任何的意義,所有的意義都是我們賦予的。」,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我們才有能力去做選擇。確實,透過一些方式,來逃避面對我們真實的自我,也是一種方式,像是很多人會在電玩裡尋找樂趣,很多人會透過運動來尋找樂趣。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逃避方式,都是對我們有利的。而哪一些是有利的,恐怕得回頭問問自己,這是不是你想要的人生?我們都很害怕面對真實的自己,過去的很多研究都告訴我們,反思自己會讓自己變得更憂鬱。但是活在正向的假象裡,又是最好的做法嗎?就如同《秘密》要我們所做的,所有相信的都會成真,但是卻讓我們陷入了《失控的正向思考》裡面。說真的,逃避並沒有不好,因為那是失意時,解救一時的良方;但是在我們能夠回到平穩下來之後,我們還是得回去面對,那一些我們應該面對的議題。

而正如布雷爾醫生所說的,和他人建立連結,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2015年2月21日 星期六

用對方法,安慰才有效

「你知道嗎?我的指導教授又把我的論文給退回來了......」她一面說,一面露出了難過的表情,彷彿整個世界都隨著她的嘴角,垮了下來。「我已經改過好幾百遍了!他就還是不能滿意!」

「噢!別難過了啦!高興一點,往好處想,至少這讓妳的論文能夠變得更好呀!」他聽完之後,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試圖讓氣氛緩和下來。

「你不懂啦!你根本就不懂我有多難過,說的好像事不關己似的!你知不知道我有多難過阿!」她早已厭倦了他這種事不關己的安慰方式;這一次,絲毫沒有猶豫的就罵了出口,內心卻是十分的受傷與空虛。不被了解的感受,猶如一片漫天的烏雲,遮蔽了她小小的心靈。

心理學家John Gottman將人們安慰他人的方式分為兩種,一種叫做情緒消除(emotion dismissing),另一種叫做情緒指導(emotion coaching)。他最早是在嬰幼兒的研究上,發現了這兩種模式的差異。採取情緒消除模式的父母,總是會希望能透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讓孩子忘了遇到的挫折與憤怒。對他們而言,孩子的生氣就是攻擊性的表現,悲傷就是自怨自艾,而恐懼則是懦弱的展現。他們總是會跟孩子說:「別擔心,我想是你誤會他的意思了。」、「沒關係,遇到挫折再爬起來就沒事了。」、「不要生氣,想開點,多往正面想,這個世界會更美好。」;而情緒指導的父母,則會把孩子的生氣、恐懼、悲傷,當作是一種和孩子建立連結的機會,幫助孩子瞭解這一些感受。Gottman在他《愛的博弈》[1]一書中,舉了一個情緒指導型父親的例子:「當我的孩子被欺負時,我會停下手邊的工作,去了解它發生了什麼事情。我會努力理解他的感受與原因,然後和他站在一起。」

根據Gottman早期一篇針對三、四歲孩子的研究發現,指導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在五年之後,學業表現得比消除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更好,和同齡的人關係更好,身體更健康,行為問題更少。很可惜的是,採取情緒消除型的父母,遠比情緒指導型的父母來的多。當然,情緒指導和情緒消除的使用,並不是截然二分的,而是一個連續的光譜,只是有一些孩子的父母比較常使用情緒指導,有些比較常使用情緒消除。

在Gottman對於伴侶的情緒研究當中,他使用了情緒協調(emotion attunement)這個詞,取代了情緒指導這一個詞,因為成年人和親子關係不同,我們並非單向去指導對方;但事實上,使用的技巧是一樣的。根據Gottman和他的研究生Dan Yoshimoto的研究發現,成年人身上,採用情緒指導和情緒消除的比例,和父母對待孩童的比例差不多。但是當採用情緒消除的人,說出了:「噢!親愛的!別傷心了,別哭了,高興一點,往好處想!」,其實會讓聽的人覺得,對方傳遞的意思是:「我不想在這時候聽你說這些,自個兒到一邊去難過吧!」

過去也許多研究發現,在他人脆弱時給予的支持(social support),並不一定會讓別人變得比較好,甚至有可能變得更差(e.g., Barbee, Rowlett, & Cunningham, 1998; Bolger, Zuckerman, & Kessler, 2000; Coyne,Wortman, & Lehman, 1988)[2][3][4],我在猜,就是因為他們採取了錯誤的方式,來安慰身旁的人吧。

不過,這並不是說,採用情緒消除來安慰別人的人,就是在敷衍他人,事實上,他們也是很希望能夠安慰到對方,希望對方過得更好的。無論是採取哪一種安慰方式的人,都是希望能夠幫助對方的。因此,就算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有一種被"噹"到的感覺,我也不會說你做錯了,因為事實上你的出發點也是對的,你一定也是很希望被你安慰的人,能夠過得更好吧!只是,你沒有想到當你這樣做的時候,其實不是最好的方式罷了。也許是因為你一直以來,就是這樣被教育長大的。

那麼,為什麼情緒指導比情緒消除,有更好的效果呢?我想,那是因為情緒指導裡面,加入了「同理心」這個元素。《脆弱的力量》一書的作者Brené Brown,用了這一個片長不到三分鐘,很可愛的一部影片,清楚的說明了一切。我們常常在講同情心(sympathy)跟同理心(empathy)有何不同,其實他們的區別很簡單,前者使我們失去連結,而後者使我們建立了連結。他的演講當中提到了Teresa Wiseman的研究,Wiseman將同理心分成四個部分:接受觀點、不加評論、看出他人的情緒、嘗試與他交流。

而其中,接受觀點的意思是,接受別人的觀點是他們認知到的事實。這並不是說一定誰對誰錯,假如你處在對方的狀況下,假如你的所有成長背景也都跟他一樣,那麼你也很有可能會和他有相同的觀點。而且你的觀點也不一定是比較合理的;就算是比較合理的,在此時說出來也毫無益處,因為當對方處於負面情緒時,就算認知到了自己的矛盾,也不會因此變得比較好。(推薦你可以看這一篇文章[5],有很詳盡的說明。);而不加評論也是類似的意思,在一個人處於負面情緒時,他需要的不是你告訴他應該怎麼做,事實上該怎麼做其實我們大多也都知道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人能夠懂我們、站在我們身邊,讓我們更有力量走下去而已。所以我會建議你,除非是對方問你的建議,不然不要給建議;如果你真的很想給建議,那麼也請你先問對方需不需要建議。

Brené Brown在他的影片最後,用了這樣一句話作結:「每當我們遇到這些讓人難過的事情時,我們都企圖做些什麼,讓事情感覺好轉一點;但當我和你分享一件非常難過的事情時,我寧願你告訴我,雖然我不知道現在該說些什麼,但我很謝謝你願意跟我說這些;因為事實是,回應(response)很少會讓事情好轉,而真正能使事情好轉的是連結(connection)。
(圖片感謝林欣樺提供)

延伸閱讀
[1]《爱的博弈》,John Gottman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2], Rowatt, T. L., & Cunningham, M. R. (1998). When a friend is in need: Feelings about seeking, giving, and receiving social support.In P. A. Andersen, & L. K. Guerrero (Eds.),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 Research, theory, applications, and contexts (pp.281–301). San Diego, CA: Academic.

[3]Bolger, N., Zuckerman, A., & Kessler, R. C. (2000). Invisible support and adjustment to stres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 953–961.

[4]Coyne, J. C., Wortman, C. B., & Lehman, C. R. (1988). The other side of support: Emotional overinvolvement and miscarried helping. In B. H. Gottlieb (Ed.),Marshaling social support: Formats, processes, and effects(pp. 305–330). Thousand Oaks, CA: Sage.

[5]〈哭泣與生氣的祕密:關係中的爭執與情緒〉,泛科學‧海苔熊

跨出你的舒適圈──正向心理學給我們的一些啟示

還記得去年九月,我第一次寫部落格時,寫了一篇名為《也許,改變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困難》的文章。可是我們也都知道,當我們真正要改變的時候,常常又覺得壓力很大。我們總是希望能夠走出舒適圈(comfort  zone),讓我們的視野更廣闊;我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夠更快的從負面情緒當中恢復過來,失戀的時候不要為了那個爛男人難過那麼久,考差的時候難過也沒用,不如早點再站起來;但是我們的身體卻毫無動力,即使我們知道怎麼做比較好。最近,當我在思考知道該怎麼做和做到之間的差距時,突然想到了一篇大二時讀過的,關於正向心理學的論文。

過去的心理學家,曾經對於為什麼正向情緒會在演化下被留存下來,感到十分的困惑。當我們出現負向情緒時,往往會導致特定的行為,例如恐懼使我們逃跑、生氣使我們攻擊;但是,正向情緒似乎不會導致特定的行為。


過去的討論,在Fredrickson發表的一篇論文裡,得到了詳盡的解答。Fredrickson在2001年發表了這一篇跨世紀(?)的大作: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1],用來探討正向情緒的作用,截至目前為止,已經發表了32個版本,被引用了5196次,堪稱正向心理學研究的權威(?)。

在這篇論文的文獻回顧裡,Fredrickson提到了,正向情緒有助於開拓我們的思想與行動,而負向情緒則會限縮了我們的思想與行動。過去的研究發現,愉快(joy)能夠促進我們去玩樂(urge to play)、擴展我們的極限(push the limit)、變得更有創意(be creative);而且這樣的效果並不是只局限於社會性的或是物理上的行為(social and physical behavior),也包含了知識上以及藝術上的行為(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behavior)(Ellsworth & Smith,1988;Frijda,1986)[2][3]。

而對某事感興趣(Interesting)則促使了我們去探索外在世界(urge to explore)、學習新知識、經驗(take in new information and experience),並且從中擴展自我(expend the self in the process)
(Csikszentmihalyi,1990;Izard,1977;Ryan & Deci ,2000;Tomkins,1962)[4][5][6][7]。

滿足感(Contentment)則是促使我們去品味當下(urge to savor current life circumstance),讓我們對自我和對這個世界有了一些新的觀點(Izard,1977)[7]。榮耀(Pride)則讓我們願意在未來把我們的收穫分享給大家(Lewis,1993)[8]。

而愛情(Love),則是這些正向情緒的融合體,讓我們經驗到了安全感(contexts of safe)和親密關係(close relationships)(Izard,1977)[7];讓我們願意和愛人分享上述的這四種正向情緒。

Fredrickson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來驗證正向情緒是否真的會促進我們開闊視野。實驗者找來了一群受試者,讓不同組的受試者,分別觀看一些會喚起情緒的短片(Short,emotionally evocative film),這些短片分別是愉快的、滿足的、恐懼的、憤怒的,以及中性的短片。在那之後,實驗者會要求受試者,用我想要(I would like to......)來造句。結果發現,觀看正向情緒喚起影片的那組,比起負向組和中性組,寫了更多他們立馬願意去做的事情(Fredrickson & Branigan ,2000)[9]。

除此之外,在這一篇論文裡,Fredrickson還提到了一連串的實驗,綜合這些實驗的結果,Fredrickson發現正向情緒除了能夠讓人們的想法─行動變得更開闊(broaden people’s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之外,也能夠較快的從負面情緒恢復(undo lingering negative emotions),較快從負面情緒造成的高血壓、焦慮感等等當中恢復過來(Fredrickson et al,2000)[10];除此之外,還能夠促進我們的心理彈性(fuel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較容易從創傷當中恢復;也使我們能夠建立較佳的心理彈性(buil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並提升我們的情緒安適(emotional well-being)。


我們總是聽到別人說,要跨出自己的舒適圈(confront zone),才能看到更多的風景;而正向情緒,似乎正是帶領我們跨出那一步的嚮導。如果正向情緒有這麼多的好處,那我們又該如何好好的利用它們呢?

在跨出去的同時,面對你的負向情緒
你一定很好奇,為什麼我會要你面對你的負向情緒呢?其實這很容易理解。當你現在壓力很大、很難過的時候,如果我要你多往好處想,會過得比較好,你一定覺得我講的都是廢話,因為這些你也知道,只是現在就是做不到嘛!心理學上有一個蔡戈尼(Zeigarnik effect),就是說明了這樣的現象:我們會對未完成事項的記憶特別深刻。所以,在跨出去的同時,也請你回過頭來,好好的面對那些,你還沒處裡完的負面情緒

有些人會以為,只要我們變得夠好,那我們就不怕挫折,沒有脆弱了,但是那是不可能的想法。正向心理學不是要你變得無堅不摧,而是能夠接受自己的脆弱,接受自己即使變得再堅強,都還是會有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因為,追求完美本身就是一件遙不可及的夢想。關於這一些,我會推薦你去看《脆弱的力量》[11],這是一本很棒的書,能夠帶領著你去看待自己的脆弱與無助,並從而變得堅強。

如果你現在遇到了很大的挫折,暫時沒辦法往正面想,那就給自己一點時間休息一下吧。可以找一些懂你的朋友聊聊(關於傾聽,可以參考這一篇),也可以尋求心理師的專業幫助。但是有一個例外,如果你有了一些憂鬱症的症狀,多談你的挫折與負面情緒,只會讓你變得更憂鬱而已,這時候我會建議你去看心理醫生,別怕,因為根據正向心理學家Seligmen的說法[12],就在此時此刻,美國大概也有1/4的人正在跟你經歷相同的憂鬱情緒;憂鬱症就像感冒一樣,每一個人一生中都會經歷過幾次的。但是,這並不是說你就不必去處理你的那些負面情緒,而是要等到你情緒平靜一點,才能好好的面對它們;就好像我們都知道,如果能從分手當中學會些什麼,對未來的感情是有幫助的,但是沒有人會在分手第一天就開始反思、檢討,因為那只會讓你更難以自拔而已。

切割目標,勿好高騖遠
在我們設定自己想做的目標時,千萬別把目標訂得太大,我們可以設定一個長遠的目標,但是在追尋這個目標的時候,應該把它切成許多小目標,再來一步一步達成。在心理學討論壓力時,有一個所謂的倒U理論:壓力適中時,才會有最好的表現。

所以,如果你設定的目標,能夠給你適度的壓力,那麼你就會有最好的表現,太大的壓力會讓你挫折,太小的壓力則會讓你覺得無聊。例如,你想要交一個女朋友,但是你跟女生講話都會緊張,那你可以設定的目標就是,每天跟你旁邊的女同學閒聊幾句,而不是一開始就想直接把到妹;如果你的目標是能夠多益考900分,但是你的實力明顯的不足,那不如就先設定,要在做模擬試題時能夠拿到700分,等到達到之後再逐一往上加。因為,適當的目標才能給你最好的表現。

尋找心流經驗
心流(flow)的概念是由正向心理學家Csikszentmihalyi, M所提出來的。想像你現在站在一個滑雪道上,正在由山坡上往下滑,迎風吹來刺骨的寒風,你如果稍有閃失就會跌落山谷,這時候,你的意識應該是會專心一志的看著前方,平時困擾你的雜念也全被拋諸在外。這就是所謂的心流經驗。Csikszentmihalyi, M把心流經驗定義為:運用我們的高技能,來做高挑戰的事情時,所產生的專心一志的經驗。這是一個很美好的經驗,而心流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忘卻許多生活中的煩惱,帶給我們許多的正向情緒。每個人的心流經驗都不太一樣;對我而言,攝影就是一個很棒的心流經驗,在捕捉美景的那個當下,專注的看著觀景窗,等待按下快門的那個時機;我也曾在打棒球、打籃球、算數學、騎機車......等等的事情上,出現過心流經驗。而你的呢?就等待你自己去尋找了。至於心流經驗的相關研究以及益處,我會推薦Csikszentmihalyi, M所著的《生命的心流》[13]這本書,或是可以看看他在TED的演講


妥善分配時間,動手開始做
也許你有一些想嘗試的新經驗,但是卻遲遲不願意動手做的話,那也是白搭。你要做的是,立刻把這件是排入你的行程表(關於行程表與時間管理,可以參考我寫的這篇)。千萬別小看動手開始做的力量,心理學研究上有一個腳在門檻內(foot-in-the-door)效應,只要你一開始做,那你就很容易一直做下去了。

這個效應曾經有一個早期的實驗,一群心理學家打電話給California 的家庭主婦們,然後問他們是否願意填一份關於家用產品的小問卷。三天之後,那群心理學家又打來了,這次,這群邪惡的(?)心理學家,問這些可憐的(?)家庭主婦,是否願意讓他們派五六個人,花兩個小時,到他們家清點它們的家用產品。這些填過問卷的人,比起沒有填過問卷就直接被要求的那些人,有了兩倍多的機會同意這樣的請求(Freedman & Fraser,1966)[14]。另一個更近期的研究發現,當人們被問到,是否願意在酒後叫計程車,那群填過反酒駕請願書的受試者,比起沒有填過的另一群受是者,更願意這麼做[15]。

所以,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拿出你的行事曆,填上你的小小目標吧!
順便把我的部落格,加入我的最愛吧=)

延伸閱讀
[1] Barbara L. Fredrickson(2001)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Published in final edited form as: Am Psychol. 2001 Mar; 56(3): 218–226.

[2]Ellsworth PC, Smith CA.(1988) Shades of joy: Patterns of appraisal differentiating pleasant emotions. Cognition and Emotion.1988;2:301–331. 

[3]Frijda NH.(1986) The emo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England.

[4]Csikszentmihalyi M.(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HarperPerennial; New York.

[5]Izard CE.(1977) Human emotions. Plenum; New York.

[6]Ryan RM, Deci EL(2000).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Am Psychol. 2000 Jan; 55(1):68-78.

[7]Tomkins SS.(1926) Affect, imagery, consciousness: Vol 1 The positive affects. Springer; New York.

[8]Lewis M.(1993) Self-conscious emotions: Embarassment, pride, shame, and guilt. In: Lewis M, Haviland JM, editors. Handbook of emotions. Guilford Press; New York: 1993. pp. 563–573

[9]Fredrickson BL, Branigan CA.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action urges and the scope of attention. 2000. Manuscript in preparation.

[10]Fredrickson BL, Mancuso RA, Branigan C, Tugade MM

Motiv Emot.(2000)The Undoing Effect of Positive Emotions.Dec; 24(4):237-258.

[11]《脆弱的力量》,布芮尼‧布朗著,馬可孛羅出版

[12]《學習樂觀‧樂觀學習》,馬汀.塞利格曼著,遠流出版

[13]《生命的心流》,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著,天下文化出版

[14]Freedman, J.L. & Fraser, S.C. (1966).Compliance without pressure: The foot-in-the-door techniqu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 195-202.

[15]Taylor, T., & Booth-Butterfield, S. (1993).Getting a foot in the door with drinking and driving: A field study of healthy influenc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10, 95-101.

2015年2月18日 星期三

當一切風景都看透,你是否願意陪我看細水長流?

還記得去年11月的時候,在facebook上看到了這樣的一篇文章:科學家分析數千對情侶,終於找到美好長久愛情的終極秘訣。

當時曾經稍微瀏覽過一下內文,並沒有特別的留意,畢竟他在談的就是所謂的察覺伴侶回應性(perceive partners responsibility)。趁著這個寒假有空,我把裡面提到的論文找來讀一讀,才發現原來它把人名拼錯了,Shelly Gable誤植為Sally Gable(拜託要引用別人的研究也注意一下人家名子嘛!!!)。

Shelly Gable在這一篇名子很美的論文(Will you be there for me when things go right?)裡[1],主要在談的事情是,關於在愛情裡面,其中一方身上有正向的事情發生時,另一方是怎麼回應他/她的。而這一個議題,一直以來都沒有被心理學家所關注。也許是因為心理學的發展史,總是從錯誤之中找尋根源的關係吧!所以往往都只關注到了伴侶是如何回應另一半的挫折,而沒有討論到伴侶是如何回應另一半的成就。

「你們不是一直以來都好好的嗎?我上禮拜才在你的facebook看到你們的閃照,怎麼突然就分手了呢?」在昏暗的月光下,我陪著他在椰林大道上緩緩地走著,寒冷的空氣哩,傳來了一陣陣凝滯的哀桑。
「我也一直以為我們好好的呀!可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她就突然跟我說她沒感覺了......我問她是不是喜歡上別人了,她也跟我說沒有,可是就突然沒感覺了。」

原來,世界上本來就不存在著,放著會一直好好的感情。

海苔熊就曾在他的文章裡面提過,「一直以為沒問題」的情侶,比起那些知覺到兩人的承諾感有所高低變動的情侶更容易分手[2][3]。而決定了兩個人關係變差的因素,從Shelly L. Gable和Gian C. Gonzaga的這一篇研究來看,也許平時比戰時,來的還要更重要[4]。

過去的研究發現,當一段親密關係(這裡的親密關係包含了朋友、家人、伴侶)裡面,一方遇到了挫折找另一方傾訴時,另一方或許會給予一些回饋,而這一些回饋,在某一些時候,確實可以讓當事人更好過 (e.g., Cohen, 1992; Collins & Feeney,2000; Sarason, Sarason, & Gurung, 1997),尤其是當另一方給予了情緒上支持的時候 (Uchino, Cacioppo, & KiecoltGlaser, 1996);在親密關係裡,覺察到另一半給予的支持,更是決定了關係功能是否健全的重要因素 (e.g.,
Barbee & Cunningham, 1995; Collins & Feeney, 2000, 2004;Cutrona, 1986; Pasch et al., 1997; Reis & Franks, 1994)。

但是,弔詭的事情就在這裡了,過去也有許多研究發現,在他人脆弱時給予的支持(social support),並不一定會讓別人變得比較好,甚至有可能變得更差(e.g., Barbee, Rowlett, &
Cunningham, 1998; Bolger, Zuckerman, & Kessler, 2000; Coyne,Wortman, & Lehman, 1988)。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在他人接受了你的幫助的同時,他也可能會去想說,自己是不是一個無能的人,使得他的自我價值(self-worth)和自尊(self-esteem)變得更低 (e.g.,Fisher, Nadeler, & Whitcher-Alagna, 1982);尤其是在愛情裡面,覺得自己不如另一半,會讓自己對這段關係的承諾、滿意度和愛的感覺都變得更低(e.g., Murray, Holmes, & Griffin, 2000;Murray et al., 2005)。而且最弔詭的事情就在於,在愛情裡,當一方在另一方挫折時提供的支持,在很多時候,另一方都沒有辦法如實的接收到,因為過大的壓力,讓人容易忽略了另一半的支持(Bolger, Zuckerman, and Kessler ,2000)。

這讓我想起了在meeting裡,葉光輝老師曾經語開玩笑的舉了一個例子:「即使一個爸爸每天給他兒子3000塊零用錢,但是他兒子卻沒有perceive到他爸爸的心意,那麼對他來說那就是nothing。」(我怎麼想到了連家父子)

所以在心理學裡,我們常常談的是感受到了什麼,而不是實際上是什麼;就好比兩個人是否會吸引彼此,重要的是覺得彼此很相似(perceive),而不是實際上很相似(actual)(Dryer&Horowitz,1997)[5]。


而Shelly L. Gable和Gian C. Gonzaga的這一篇研究告訴了我們,當伴侶對彼此的好事(正向事件)給予回應(capitalization)的時候,比對彼此的挫折(負向事件)給予支持(social support)的時候,更能決定關係的好壞。


實驗者將正向事件伴侶回應分成兩個向度,第一個向度是伴侶的回應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constructive–destructive),第二個向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active–passive);這兩個向度構成了四個象限,即正向積極回應、正向消極回應、負向積極回應、負向消極回應。當你錄取了研究計畫,興高采烈地告訴妳的男朋友的時候,如果他的反應是:「寶貝!太好了,妳努力了這麼久終於有成果了,我真替妳感到開心。」,那麼這就是正向積極的回應;如果他的反應是:「喔,很好啊。」,卻似乎沒有真正的給妳正向支持,那這就是正向消極回應;如果他的反應是:「妳確定妳應付得來嗎?再來妳得花很多時間在這上面耶!」,這就是負向積極的回應;如果他完全忽略妳的這件事情,直接提起其他事情,例如「這禮拜六要去哪裡玩啊?」,那麼這就是負向消極的回應。

「當那一天放榜,而我知道我上了台大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要告訴我男朋友,但是他聽到之後只是覺得很訝異,卻沒有特別的高興......」
「妳應該覺得很難過吧......」
「難過啊!我不知道為什麼他沒有為我感到開心......」

當我們和伴侶分享喜悅的時候,另一半卻不能給我們正向積極的回饋時,確實讓人感到很難過。而Shelly L. Gable和Gian C. Gonzaga的研究結果告訴了我們,除了正向積極的回饋,能夠預測雙方的安好(well-being)之外,另外三種回饋都會讓關係變得更差。

這篇研究也發現,無論是男生和女生,只要覺察到對方對正向事件的支持,都能讓關係滿意度變得更好;而對女生而言,負向事件的支持,也能預測關係此時此刻的安好;不過唯有正向事件的支持,對於未來關係的滿意度是有關連性的。作者認為,這也許是因為,對男生而言,負向事件的支持有可能會傷害到他們的自尊,但是在正向事件給予支持,不會有這樣的風險。

另一方面,前面提到了,在負向事件發生時給予伴侶支持,有可能會被另一半給忽略掉;但是在正向事件給予支持,對方幾乎都能夠如實覺察到。

而且,從這篇研究的結果來看,雖然只有少量的分手樣本,但是參加實驗後8周內分手的伴侶,他們的對於負向事件的回應性和沒有分手的那些人差不多,但是對於正向事件的回應性,卻顯著低於那些沒有分手的伴侶。




而什麼樣的人,又容易給予對方正向積極的回饋呢?
從依附理論來看,只有逃避依附程度越高的男性,"稍微"比較不容易給予對方正向積極的回饋;但整體而言,不論是哪一種依附類型,都和容不容易給予對方正向積極的回饋無關。

從Big Five人格類型來看也是如此,除了親和性(agreeableness)高的男性比較容易給予正向積極的回饋之外,人格類型大致上與是否容易給予正向積極的回饋無關。

這是一個很好的消息,也許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看不太懂上面這些分析,但是你只要記住這個結論就好:「無論你的另一半是怎麼樣類型的人,只要你告訴他,你真正需要的是他正向積極的關懷,他都是有可能學得會的。」就如海苔熊在「愛情弔詭」一文裡所提到的[6],真正決定愛情是否能夠走下去的關鍵因素,在於伴侶回應性、衝突處理能力以及高EQ,能夠讓你們的關係,有了更多的回應性,也就能夠讓你們的感情變得更好。

在文章的一開頭,我曾提到了,親密關係並不只有愛情而已。我想,這一篇研究的結果,推論到其他種類的親密關係(如友情、親情),雖然可能會有些許的差異,但是應該相去不遠。因為,除了相互吐槽之外,我們也都很渴望,重要的人能給自己正向的支持。沒有人會希望結交總是批評我們的朋友,尤其是如果他批評的,還是我們所重視的事情時,那更會讓我們很受傷。



延伸閱讀
[1]Gable, Shelly L.; Gonzaga, Gian C.; Strachman, Amy(2006)Will you be there for me when things go right? Supportive responses to positive event disclosur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91(5), Nov 2006, 904-917.

[2]Arriaga X.B., Reed J.T., Goodfriend W., Agnew C.R.(2006) Relationship Perceptions and Persistence: Do Fluctuations in Perceived Partner Commitment Undermine Dating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6) , 1045–1065

[3]海苔熊〈分手,如何快樂?〉

[4]Shelly L. Gable&Gian C. Gonzaga(2006)Will you be there for me when things go right? Supportive responses to positive event disclosur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本篇文章許多論文均來自此篇之文獻回顧,有興趣者可以在網路上找尋此篇論文)

[5]Dryer, D. Christopher; Horowitz, Leonard M(1997)When do opposites attract? Interpersonal complementarity versus similarit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72(3), Mar 1997, 592-603.

[6]海苔熊〈愛情弔詭〉

2015年2月17日 星期二

55-38-7溝通黃金比例?一個溝通法則的誤用

相信你一定在很多地方,聽過這樣的說法吧:我們的溝通,有55%是來自於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有38%來自於語調(tone of voice),只有7%來自於說話的內容(actual word spoken)。

但是,這一句人人能夠琅琅上口(?)的溝通黃金法則(?),真的是這樣子嗎?

事實上,55-38-7法則來自於兩篇研究的結合(Mehrabian & Wiener, 1967 and Mehrabian & Ferris, 1967)[1][2];這兩篇論文都是透過單一說出來的字眼(single spoken word,如dearterrible),來探討溝通時的正負向情緒。前面那篇論文將語意內容(semantic meaning)和聲調(tone of voice)做一個比較,結果發現後者的影響力比較大;後面那篇論文探討的是,臉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黑白照呈現)和語調(vocal tone,錄音帶呈現)的比較,發現他們的影響力分別為3:2。而Mehrabian 將這兩篇的研究結果結合起來,提出了55:38:7的溝通比例

Mehrabian在1971年所發表了Silent Messages一書,書中提到了,溝通包含了三個關鍵的要素:說話的內容(words)、語調(tone of voice)、非語言行為(non-verbal behaviors);一個溝通要有效,它的這三個要素必須要一致。只有當情境模糊(ambiguous)時,語調以及身體語言的影響力才會被突顯出來。[3];因此,就如Mehrabian所著Nonverbal Communication一書(Mehrabian,1972;P.108)當中提到的[4],55-38-7法則並非用在任何的溝通情境,而僅僅適用於「當一個人說話時的語調(tone)、手勢(gestures)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這一些非語言訊息(non-verbal communication),和說出來的內容(context)這一些語言訊息(verbal communication)不一致時」;在這樣的情況下,非語言訊息會造成的影響才被突顯出來。

由此可知,我們平時都以為,55-38-7法則可以用在任何的溝通情境下,其實是這個研究的誤用。Mehrabian特別在他的網站上,提出了這一項聲明:

「所有的喜歡=7%的語言上的喜歡+38%聲調上的喜歡、55%臉部表情上的喜歡。請加註這一句話:這個關於語言訊息與非語言訊息的方程式,是來自於研究溝通時的感覺和態度(如喜歡-不喜歡)的實驗。除非是用在一個溝通者在講述關於他們的感受或是態度這樣的情況下,否則這個方程式是不適用的。這些想法也可以在Silent Messages這篇文章上的索引286和索引305上找到──這才是我研究結果的原貌。(Mehrabian,2009)[5]

原文:"Total Liking = 7% Verbal Liking + 38% Vocal Liking + 55% Facial Liking. Please note that this and other equations regarding relative importance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messages were derived from experiments dealing with communications of feelings and attitudes (i.e., like–dislike). Unless a communicator is talking about their feelings or attitudes, these equations are not applicable. Also see references 286 and 305 in Silent Messages – these are the original sources of my findings."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篇研究的成果缺乏外效度(External Validity),在應用到現實生活時,會有許多的限制。第一,它要受試者對於單一字眼做出判斷,這是非常人為操弄(artificial)的做法;第二,這個結果是兩篇研究的結合,而這是非常不適當的結合方式;第三,這個研究只能應用在正負向情緒的溝通上;第四,研究的受試者只有女性,而沒有男性;第五,有一些非語言溝通的要素,如身體姿勢(body posture),並未被納入實驗當中。

在那之後,有一些研究採取更符合實際生活的方式來做分析,其中一個在1970年代的研究,透過撥放錄影帶給受試者的方式,來分析溝通時的被動/主動態度 ( submissive/dominant attitude);結果發現,所有種類的非語言訊息(尤其是身體姿勢),比語言內容的影響力高了4.3[6];在1992年的另一個研究,發現聽到用平平的音調(flat voice)所說的情緒字眼,比起看到沒有聲音的臉部表情影片,多出了4倍的影響力[7]。總結來說,是不同的研究方法,造就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

(全文摘錄自英文維基百科及Psychology Today上的一篇文章)

延伸閱讀

[1]Mehrabian, Albert; Wiener, Morton (1967). "Decoding of Inconsistent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109–114. doi:10.1037/h0024532.PMID 6032751.

[2]Mehrabian, Albert; Ferris, Susan R. (1967). "Inference of Attitudes from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in Two Channels".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31 (3): 248–252.doi:10.1037/h0024648.

[3]Mehrabian, Albert (1971). Silent Messages(1st ed.). Belmont, CAWadsworthISBN 0-534-00910-7.

[4]Mehrabian, A. (1972).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New Brunswick: Aldine Transaction.

[5]Mehrabian, Albert (2009). ""Silent Messages" –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About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ody Language)".Personality & Emotion Tests & Software: Psychological Books & Articles of Popular InterestLos Angeles, CA: self-published. Retrieved April 6, 2010.

[6]Argyle, Michael; Salter, Veronica; Nicholson, Hilary; Williams, Marylin; Burgess, Philip (1970). "The Communication of Inferior and Superior Attitudes by Verbal and Non-verbal Signals".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9): 222–231.

[7]Hsee, Christopher K.; Hatfield, Elaine; Chemtob, Claude (1992). "Assessments of the Emotional States of Others: Conscious Judgments versus Emotional Contagion".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4(2): 119–128.





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雖然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但是我們能做的,卻比想像的還要多

在這一篇文章的開頭,我想請大家做一個小小活動。
下面的選項,請你用直覺選出其中一邊,不要猶豫,盡快的作答。就算沒有明確的答案,那也請你選出其中一邊。準備好了嗎?那就開始了:

關於下列食物,你是否喜歡呢?

一、魯肉飯
A.喜歡 B.不喜歡

二、牛肉麵
A.喜歡 B.不喜歡

三、麥當勞勁辣雞腿堡
A.喜歡 B.不喜歡

四、挫冰
A.喜歡 B.不喜歡

五、烤蜘蛛
A.喜歡 B.不喜歡

六、希臘料理
A.喜歡 B.不喜歡

七、伊拉克拉麵
A.喜歡 B.不喜歡

做完了嗎?讓我們來看看結果吧:




其實剛剛這個遊戲是騙你的啦~~~(咦?)

你有沒有發現呢,前面四道料理是你曾經吃過的,但是後面三道料理,我想你應該沒有接觸過,甚至最後一道我也不知道有沒有,因為那是我亂掰的。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就算是後面三個你所不知道的料理,你還是有辦法很快的選出喜歡或是不喜歡,即使你根本不知道它嘗起來怎麼樣。

其實這個小遊戲,改編自黃柏嘉老師在張老師訓練課程當中的小活動。根據老師的說法,如果你把眼睛矇起來去嘗,烤蜘蛛其實還蠻好吃的,它的味道有點像是炸過的滷味,酥酥脆脆的。

但是,為什麼我們能夠在從來沒有嘗試過之前,就說某樣東西喜歡或不喜歡呢?
因為,我們常常都忘了,在喜歡跟不喜歡之外,還有一個選項叫做「我不知道」;而我們常常把我們所不曾嘗試過,但是和我們想法不同的東西,視為討厭的。

其實,當別人問我們喜不喜歡什麼東西的時候,我們如果沒有嘗試過,是可以回答我不知道,因為我沒有試過的。


這讓我想起了之前台大是否要成立BDSM社團的爭議。你看過BDSM嗎?你了解BDSM是什麼嗎?雖然這不是我在這篇文章所想要探討的主題,不過由於這是一個很時事的例子,所以我決定把它放在這邊。我記得在新聞裡面看到了一段這樣的描述,在社團輔導審議委員會上,「有教授拿手機播放性虐待A片,天馬行空描繪若社團通過後,會有學生被綁在樹上、下體插酒瓶的公開性行為發生。」[1]
他顯然對BDSM很不了解,卻急著用情緒化的反應來反駁他所不了解的事情。

聽到BDSM,聽到變裝癖,聽到同性戀,為什麼許多人常常會用異樣的眼光來看待他們呢?
那是因為我們的情緒,讓我們覺得這些事情是很噁心的,而且我們也不曾去體驗過他們的感受,就將我們這樣的情緒,化為我們的價值觀,然後加以鄙視、排斥。
在詳細解釋這一段話之前,我想邀請你看一部影片,一部關於「跨性別、同志、性別認同」的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URZDKcuz7Y[2]。

看完了之後,我在猜,你應該也跟我一樣,有很深的感觸吧。如果你對這一些議題有興趣,我會再推薦你去看一部電影:《為巴比祈禱》[3]。

我想,當我們在看到一個人的生命故事之後,我們總是會有一些不同的體悟的。

試著讀讀下面這兩個故事吧,不過再讀故事之前,我希望你能先做一點準備。
我不要你沏上一壺茉莉香片[4],也不要你播上一曲《stand by me》[5],我希望你能找一首能夠沉澱心情的抒情歌,若是你嫌麻煩,那也沒關係,我這裡可以給你一個久石讓的抒情合輯,聽一聽吧,讓心情沉澱一會兒。



有一個原住民少年,他從小在部落裡面長大,很講義氣。他就讀某一間師專,卻因為他不擅長讀書,課業不好,面臨被退學的邊緣。有一天,他朋友到他的宿舍玩,帶了兩包香菸來,這個原住民少年從來不抽菸的,但是他朋友抽菸。朋友在宿舍陪他聊著日常生活得事情,聊聊部落裡面祭典將至,大家興高采烈得事情;聊聊他們要在今年的運動會,拿出最好的表現來。聊著聊著,他朋友有事情先走了,卻忘了把抽完的菸蒂帶走,這時教官剛好來了,看到地上的菸蒂,就狠狠的罵了他一頓。講義氣的這位少年,並沒有告訴教官實情,而是把責任擔了下來。這下他又吃了一隻大過,真的要被退學了。他和他父親商量的結果,覺得這樣也不是辦法,於是休學一年,到台北打工去。

到了台北之後,他找到了一家職業介紹所。職業介紹所的老闆向他收了一筆仲介費,之後安排他到一家洗衣店去工作。這個少年非常的不滿,因為他在報紙上看到的內容,說是會安排他到一家大餐廳工作,包吃包住,卻得到這樣的安排,所以他非常不能理解,但為了工作,他還是忍下來了。

到了洗衣店之後,老闆說,為了保證他不會半途離職,向他收取身分證來保管,做為工作的交換,並安排他住在一個小小的角落裡。日子一天一天得過去了,少年工作的非常辛苦,而老闆又時常對她冷嘲熱諷;在那一個年代裡,漢人對於原住民是非常不了解的,當老闆發脾氣,責怪他表現的時候,總是會罵他番仔番仔,平時也是番仔番仔的使來換去。少年對此非常的不滿與憤怒,卻只能默默得忍耐著。

到了發薪水那一天,老闆說,你來這邊的吃住,我也要從薪水扣,而且平時工作有出小差錯的地方也要扣薪。這樣算一算,這一個月來打工所賺的那些錢,在扣掉這些扣款,以及職業介紹所的仲介費之後,他還倒虧了一些。在這樣的情況下,少年非常的生氣,也非常得難過。

少年走到了河邊,一個人在那裡孤單的喝酒。喝著喝著,他決定要離職而去,反正部落就要祭典了,回去也好。於是他回到了洗衣店,想要跟老闆要回身分證。老闆當然不願意,這樣一個廉價勞工,要去哪裡聘呢?少年決定自己找回身分證,卻被老闆狠狠的打了一拳,甚至拿刀要威脅他。少年十分的驚恐,又早已氣憤不已,就在這樣複雜的情緒之下,他和老闆發生了扭打,卻失手將老闆打成重傷,這時候聽聞爭執聲的老闆娘,抱著孩子從二樓下來查看,發現了這一幕,加入攻擊少年的行列,卻在一陣慌亂之中,也被少年給打倒在地。

就這樣,老闆一家三口都重傷身亡了。少年在徬徨無助之中,打電話向警察自首。
「我殺人了。」









看完了這個故事之後,不知道你的心情怎麼樣呢?應該是很複雜的吧......。



沉澱一下吧,之後,我們在來看看,下一個故事。

這一夜的台北非常的不安寧。
聽說有一家洗衣店被滅門了,一家三口都被殺害了,連小孩子也不放過。
現場血跡斑斑,三具冷冰冰的屍體倒在那裡,血肉模糊。血跡濺滿了整個洗衣店,凌亂不堪。採集現場的鑑識人員看到之後,都忍不住打了幾個寒顫。是怎麼樣的深仇大恨,讓人把一個美滿的家庭,就這樣毀滅了呢?

兇手還沒有被抓到。這麼兇殘的兇手,居然還在台北市裡,簡直讓人不寒而慄。不知道他會鎖定誰,做為下一個目標呢?是不是無差別殺人,還是單純的仇殺呢?兇手會不會是一個精神病患,還是一個冷酷無情的變態?警方還在追緝當中。

恩,故事說完了。後面這一段,是當社會上發生了重大案件時,常常會出現在報紙上的段落,而前面這一段呢,則是改編自官鴻志的《不孝兒英伸》[6-1][6-2],一段真真實實發生過的案件,當時,湯英伸被判了死刑,引起社會軒然大波,這位台灣最年輕的死刑犯,讓社會開始去重視種族議題。

這兩段,描述的是同樣的事件,但是卻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我想,這也給了你,截然不同的心情與感受吧。
好了,回過頭來看看,我前面所寫的那段話吧。我們的情緒,是怎麼影響我們的價值觀的呢?
我相信,所有的價值觀,都來自於情感。當我們發生了一件情緒事件時,我們往往會對他做出一些解釋,當我們看到有人在吃蜘蛛時,會覺得這很噁心,所以我們會說我們不喜歡,儘管你根本沒有吃過蜘蛛;當我們發現有人在砍人時,會覺得他很可惡,於是透過應報理論,覺得應該判他死刑,儘管你根本不了解他的背後是多麼的悲慘。

我相信,一個人如果能夠過得幸福快樂,是不會想殺人的。那絕對不是你跟他說殺人是錯的,這麼簡單的事情。

如果你對我的文章覺得反感,覺得很冷默很不能接受,那我在這裡跟你說一聲對不起,真的很對不起給你這樣的感受。

不過我會這麼做,是有我的用意的。我希望,能夠讓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深刻的去體驗自己的情緒變化;希望正在閱讀文章的你,能夠藉此來了解到,我們的情緒,是怎麼型塑我們的價值觀的;因為,所有的價值觀,都來自於情感。(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寫的這篇文章,不過我希望你先把眼前的這篇讀完)


為什麼我們的價值觀,會來自於情緒呢?如果從大腦結構來看,會是這樣的。早在我們的理智發展出來之前很久很久,我們的情感,早在爬蟲類身上,就被演化出來了,那是一個神經心理學稱為爬蟲腦的部分,也就是所謂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而掌管理智的腦區,也就是所謂的前額葉(prefrontal cortex,PFC),則是到了演化很後期才出現。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理智永遠趕不上情感的變化。為什麼我們總是愛上不該愛的人?為什麼我們總是拖到最後一天才做作業?為什麼我們總是沒辦法往正面想,儘管負面情緒常常給我們很大的壓力?我想,都是來自於這個原因吧。



但是,先別急著給自己貼上情緒化的標籤,有了這些情緒,並不是什麼壞事,他們會被演化下來,只是為了保護我們而已,從生理學上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人之常情啊!所以我們會那麼急著責怪與我們意見不同的人,急著區分內群體(inner group)和外群體(outer group),並不是什麼值得被譴責得事情。

而我寫了這一篇文章,正是希望帶著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回去看看,你的情緒是怎麼影響你的想法的。當我們能夠更了解自己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之後,我想,很多的事情會變得更加明朗的。而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覺察自己情緒的能力,只是我們平時沒有去加以注意罷了。

但是要改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當我們陷在情緒裡面的時候,那就更加的困難了。我想,每一個正在閱讀的你,也都經歷了不少挫折吧。面對自己和他人的價值衝突,我們也都試著讓自己理性一點了,但是有時候事情就不是那麼順利。明明知道理性一點會比較好,但是在那個爭執當下,就還是忍不住做出了讓自己後悔的事情。不過那也沒關係,讓自己變得更好,是需要時間的。

在這裡,我想舉兩個關於過去的研究,一個是關於愛情的,一個是關於親子教養的。這兩個研究,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一段愛情裡,如果我們越是想著要找到靈魂伴侶,那麼這一段感情變糟的機會就比較高;如果我們想著,即使遇到挫折也沒關係,那麼我們就越能一起面對這段感情的不完美,並且鼓勵彼此進步。因為,當一段感情被視為靈魂伴侶的時候,我們會無法接受那一些不完美,覺得對方不是自己的靈魂伴侶,反而更容易陷在挫折的漩渦裡(Lee & Schwarz, 2014b)[7]。同樣的,在一段親子教養裡,與其誇讚孩子很聰明,不如誇讚他很努力,因為如果只有在表現好的時候才能獲得誇讚,那麼當孩子表現不好時,他們就不會獲得稱讚了,因此,他們會很難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但是如果是鼓勵他們的努力,他們就不會把失敗視為失敗,而是視為成長的一部分,也比較不容易受到挫折的影響[8]。

這兩篇研究,給了我一個很大的啟示,它告訴我們,真正讓我們成長的,是我們把生命視為一趟充滿酸甜苦辣的旅程,而不是被完美與不完美。即使挫折難免讓人難受,但是,我們的生命,遠比那些挫敗來得豐厚許多。我想,透過影片能傳達的,也許比文字還多,在這裡,我想分享一個影片給你:〈你比你想像的還美麗〉[9]。

我想,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每個你,你所經歷過的生命故事,都很美麗。

下一次,當你和他人又發生價值觀上的衝突時,試試看,別用對錯來決定一切,我想,除了喜歡和不喜歡之間,那一個我不知道,但是我想去看看你的故事、去聽聽你的心聲,那些是很重要的。當你又急著想要反駁對方時,請先回到自己身上,試著告訴自己,他有他的故事,她有她的經歷,我還不了解,先別急著下定論。傾聽,才是溝通的開始,就如同孫中興老師說的,買個膠帶把自己嘴巴貼起來吧!不先聽聽別人在說什麼,又何來溝通呢?[10]雖然這麼說是誇張了點,但卻中肯的點出了溝通的精隨。

而在我們能夠正向的看待自身的經驗之後,我們就更能敞開心胸,去聽聽別人在說些什麼,為什麼會有這些價值觀;而這一些喜悅,才能夠真正的幫助我們成長(Fredrickson,2001)[11]。畢竟當我們過得不好的時候,是很難敞開心胸去傾聽別人的,能夠給予自己更多的鼓勵之後,也就會更願意去傾聽別人的故事了。我想,這就是知道和做到之間,很重要的一座橋樑吧。

雖然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12];但是,我們能夠透過了解彼此的詩與夢,讓生命變得更加豐富、更加美麗。

(已取得本人授權使用XD)




延伸閱讀

[1]中時電子報〈開放體驗 台大皮繩愉虐社:安全無虞〉

[2]youtube影片:(跨性別、同志、性別認同) 愛你愛我愛自己 Love Myself

[3]為巴比祈禱,一部感人的同志電影,描述一個同志如何被社會與家庭排擠,最終走上絕路,後來他的家人又為他做了些什麼,讓大家更了解這個議題。內容介紹摘錄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4%BD%91%E9%B2%8D%E6%AF%94

[4]張愛玲《茉莉香片》

[5]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6]官鴻志《不孝兒英伸》

[7]Lee, S. W. S., & Schwarz, N. (2014). Framing love: When it hurts to think we were made for each othe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4, 61-67.

[8]摘錄自 ETtoday〈誇讚「你好聰明」 美研究:反而會侷限小孩發展〉,原文: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929/407186.htm
更詳細的介紹請看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tracy-cutchlow/why-some-kids-try-harder-and-some-kids-give-up_b_5826816.html?ncid=fcbklnkushpmg00000063
以及
https://alumni.stanford.edu/get/page/magazine/article/?article_id=32124

[9]多芬廣告 - 妳比妳想像的還美麗

[10]孫中興老師的名言佳句,轉載自:
http://blog.xuite.net/bsbc/blog/9567055%E5%AD%AB%E4%B8%AD%E8%88%88%E6%95%99%E6%8E%88%E7%9A%84%E5%90%8D%E8%A8%80%E4%BD%B3%E5%8F%A5

[11]Barbara L. Fredrickson(2001).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Published in final edited form as: Am Psychol. 2001 Mar; 56(3): 218–226.

[12]胡適〈夢與詩〉


2015年2月8日 星期日

第一篇投稿之後的小小心得

第一次投稿被錄取,很開心大家給了我這麼多的支持跟鼓勵;我也覺得,對於我未來再繼續寫下去,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只是,我不免還是在思考一個問題,會思考這個問題,不是因為覺得自己寫的還不夠完美,而覺得不值得開心;而是我不知道,這些文章,是不是真的能幫助到,需要被幫助的人?

在這篇文章被刊出來之後,我貼給了我一個好朋友,卻得到了這樣的回覆:
「我會看這些文章耶,可是我覺得,其實不會特別有幫助。對其他人來說可能有啦,可是對我來說沒有。覺得這些文章看久了很空泛,對我這種認知分析,但靠感覺行事的人,讀的進去,但卻吸收不了。」

是呀,確實是這個樣子阿.......
在那些鼓勵與讚美之中,我仍然在乎,這些文章,真的有用嗎?

我想起了我和我前任吵架的那些劇情......
「我不是跟妳說過,怎麼樣做會比較好了嗎?為什麼妳還是這樣!」在一次爭執之後,我生氣的對她說著,心裡卻是滿滿的委屈與難過。「為什麼妳要這麼容易就生氣,為什麼說了這麼多,妳還是沒有改變.......」
「對不起......我又傷害了我們的感情了......這些我都知道啊,可是,可是,我就是做不到阿.......」

知道了這些,對於我們,真的有實際效用嗎?還是讓我們在知道而做不到的挫折中,不斷的懊悔與自責?

社會心理學一直以來,不斷受到大家的批評與質疑,因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雖然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讓我們能夠在事情發生之前,就能夠未雨綢繆;但是,真的能夠未雨綢繆嗎?事實上是,在很多的時候,社會心理學解釋了一切,卻不能夠讓我們變得更好(explain everything,do nothing)。

在這一篇文章刊出來,一夕之間爆紅的同時(?),我不免還是在思考這個問題。
而且,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什麼讓我們在知道和做到之間,有了這麼大的一個鴻溝?

「改變,一直是很困難的。」我想起了一次諮商之中,我的諮商師與重心長得這樣告訴我。「也許你可以回頭去看看你們感情初期和現在,有進步了多少,會覺得好過一些。」
可是最終,我還是和她分了手。


我們寫的這些文章,真得對這個社會有所助益嗎?
還是依舊要等到,許許多多的人在分手了、被劈腿了、關係搞砸了,甚至是失去了許許多多珍貴的東西之後;在那個破碎的時刻,在某一個孤寂而痛徹心扉的夜裡,偶然看見了我們的文章,配著桌上堆積如山的台啤,下酒?

我是知道的。
我們都很害怕放棄自己的價值觀,因為那是屬於我們的一部分。那些價值觀,構成了完完整整的我,這樣的一個人。

然而,知道了這些之後呢?
那一些焦慮型依附的人呢?逃避型依附的人呢?邊緣性人格的人呢?或是別用這些標籤,單純的說:那些在愛情裡不斷受傷的人呢?
許許多多,不斷犯著同樣錯誤,卻又害怕面對自我的人怎麼辦?

就算我拿一百篇論文,每一篇都說做某一件事情對她是有好處的,而且都是非常顯著的研究結果,她也很難就這樣去做吧,雖然她理性上知道,這麼做是好的......

我想,一切都還是得由情感來著手吧......
我們的所有價值觀,都來自於情感。

諮商界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做「先處理情緒,再處理認知。」
我們這些讀心理學的人,看到了別人的問題,總是能夠很快的了解來龍去脈。
但是了解了,卻又深深感到無力,因為當事人並不了解。
要讓對方真心接納自己的缺點,並且著手改變,才是最困難的。

在諮商環境中,如果關係沒有建立好,很快的就點破當事人的問題所在,那就成了面質,這並不是一個很安全的做法,很有可能你的個案就再也不來面談了。

因為,真正能讓我們改變想法的,還是情感呀。
是那一些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讓我們真正的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力量,不再無助,不再相信世界上,只有灰暗與挫敗。

試著想想這樣的情境吧:一個男生,用很輕浮的態度跟女生說「你好美,我想認識你。」,另一個男生則沒有刻意去認識女生,而是藉著看到那個女生在讀一本書的機會,過去說:「咦~你也在看這本書呀,我也喜歡這一本書~」,藉由一些話題開啟溝通,哪一個人比較有可能贏得女生的信任?

同樣的,要讓她人了解自己想法上的不理性也是如此。如果直接點破對方,總是會給別人壓力的。改變,都是需要從關係著手,彼此的信任度夠高了,對方才會願意聽進去,才不會有壓力。

可是,這樣並沒有辦法直達問題的核心,我們這些看似好像很厲害的心理學寫手(?),寫出來的文章,依然不可能讓讀到的人就此改變。

我們總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去諮商,諮商固然是很有用的做法,透過諮商師和案主關係的建立,一步一步的慢慢去反思自我,讓自己變得更好;但是,真正需要被幫助的人,是不會去尋求幫助的,因為他們已經習得了無助,不相信還能做些什麼,讓她們變得更好;因為他們早就不相信,這個世界還是有愛存在的。這些想法,深深埋在他們的腦海裡,如同一首首傷心慢歌,不斷的重複、重複、重複播放著。

「我,就是不值得被愛,無論我做什麼都沒有用。」
「我,永遠也改變不了這樣的情況的。」
「我,就是沒辦法相信,我的另一半不會欺騙我。」


有沒有什麼方法,是可以更加觸碰到,人心的最深處呢?文字,真的有這種力量,讓閱讀的人,能夠不只是了解這些理論,而且更能夠感動,更能夠為此而改變自己的嗎?

想起了昨天一個朋友,讀完我的一篇文章之後說:「你的文字,沒辦法給我被touch到的感覺。」
當下我確實蠻焦慮的,因為那篇文章,已經被某網站錄取了,之後就會刊登出來。我一直以為,我寫得已經算不錯了。

在這裡,還是得謝謝她。

然而,還是回到問題本身,如果寫出來的文章,只能冷冷的解釋發生在我們周遭的這一切,卻不能改變這個社會的實況,那麼有沒有說出來,也只是學術上的貢獻而已。

有沒有一種文字,是能夠感動人,能夠讓人們讀了之後,真正的被touch到,然後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呢?
有沒有辦法,更接近人心的本質?

我不知道。



也許這是一個很困難的議題,值得我花上許多時間去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