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5年1月27日 星期二

Seligman與他那些無助的狗兒

自從大二的時候,看了那一本哈利●哈洛(Harry F.Harlow)的傳記《愛在暴力公園》[1]之後,就再也沒有看過任何的心理學家自傳了。還記得那本自傳給我最深刻的感覺就是,「原來這些偉大的心理學家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呀XD」,從他們的心路歷程,真正看到一個人背後的生命故事,是多麼得豐富、深厚,這些是課本上、論文上永遠不能體會到的事情。

今天看了這一本馬汀●賽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的書《學習樂觀●樂觀學習》[2],雖然我才剛開始看,但是卻深深覺得,課本上那個年輕時虐狗,後來改邪歸正研究正向心理學的心理學家,就這樣在我腦中活了過來。

課本上的實驗永遠都只是片面的。
Seligman(引用自此)


1964年,21歲的Seligman來到了賓州大學,向他的指導教授Richard L.Solomon報到。
當他推開那扇破得快要垮掉的門,走進了實驗室之後,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們,正在進行一場轉移(transfer)的實驗,他們要試試看,巴夫洛夫的古典制約(Pavlovian conditioning)是否能夠在不同的情境下發揮效應。他們讓一隻狗聽高頻音,然後接著施加短促的電擊(心理學家是很變態的ψ(`∇´)ψ),接著把這隻狗放到一個籠子裡,籠子有一個很矮的隔板,如果這隻狗在有聲音有電擊跟有聲音沒電擊的情況下,都會跳過這個隔板逃跑,那麼牠就是成功的將這個古典制約轉移到了不同的情境。但是,不如他們預期的,這隻狗像是生病了似的,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

看到這裡,如果你讀過普通心理學,我想你大概就會發現,這就是Seligman後來的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雛形。
但是這個實驗的背後,遠比我們在心理學課本上看到得更有厚度。

在那個時代,行為主義當道的年代,實驗者關心的是這隻狗為什麼不動了,阻礙他們實驗的進行;但是對Seligman來說,他看到的是,這隻狗是不是像人們一樣,在挫折裡學到了無助,怎麼做都沒有用,於是放棄治療了。

於是,1965年的1月,一場劃時代的研究就開始了。

Seligman為了驗證他的假說,和他的研究生學長Steve Maier,設計了三組實驗:第一組的狗被關在籠子裡電,但是牠們只要用鼻子去撞牆上的隔板,電擊就會停止;第二組的狗也被關在籠子裡電,而且牠們無論做什麼也沒有用,除非第一組的狗按下開關,才會讓牠們的電流也停止;第三組則是對照組,沒有受到任何電擊。

隔天,Seligman把他們移到了中間隔了一個很矮的隔板的籠子裡,沒錯,就是前面提到的那個轉移實驗所用的籠子。牠想看看,在施加電流之後,這些狗兒有什麼反應。結果,第一組的狗兒很快的跳過了隔板逃走,第三組的也是;但是第二組的狗兒卻一動也不動得趴在那裡,讓電流不斷流過自己的身體......。
有隔板的籠子(引用自此)

Seligman認為,這些狗學會了怎麼做也沒用,於是放棄掙扎了,這就是他所說的習得性無助。
但是在那個行為主義當道的年代,他立刻受到了嚴厲的批評,因為他們認為,狗是不可能會有認知功能的,沒有高層次的心智活動,沒有獎懲,是不可能學會新事物的,當然不可能學習到「怎麼做也沒有用」這一件事情。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批評,一定是狗在不動的時候,實驗的電流突然當機了,所以他們才學會了不跳會帶來電流停止,因此才趴在那裡動也不動。當然這是很愚蠢的想法,因為肯定也有趴著的時候而電流沒停止的狗,但是他們卻如此鑽牛角尖。

這樣的事情,科學界把它稱為「再加一個週轉圓(adding epicycle)」,就如同當年地心說的擁護者,不斷增加周轉圓的數目,來辯駁日心說的看法一樣,許多受到新理論質疑而站不住腳的理論,往往會透過如此認知偏誤(confirmation bias)的方式,來為自己的理論辯護。

於是,Seligman接下了挑戰。他把實驗設計改了一下,現在依舊有三組的狗兒。第一組的狗兒稱為靜坐組,牠們如果靜坐抗議五秒鐘,電流就會停止;第二組則依舊是人生有許多事情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沈佳宜,199X),只有在第一組的狗兒讓電流停止時,他們才不會被電;最後一組則依舊是對照組。如果行為學派是對的,移到有隔板的籠子裡,除了第三組會逃跑之外,都會靜坐抗議;如果Seligman是對的,則除了第二組之外,都會跳過隔板逃走。

結果證明,Seligman是對的。第三組毫無疑問的逃走了,第二組依舊做出了一個打坐的動作,第一組則是趴在那邊幾秒之後,發現沒有用,就逃跑了。再一次的實驗證實了,如果事情是可以控制的,則狗兒會試著去控制,但是當牠做什麼都徒勞無功時,牠就會放棄了。

後來,Seligman跟Maier兩個人,把那些狗狗死拖活拖的拉過那個隔板,就此治好了牠們的憂鬱症,而且具有100%的療效,終生不再趴在那邊受電擊了。Seligman把它稱為免疫(immunization):學習到行為是有效的,可以預防無助的發生,甚至自又就教會牠,能夠使牠終生免疫。

你以為故事就這樣完了嗎?

當年30歲的日裔美籍研究生廣仁(Donald Hiroto)把這個實驗應用到了人身上。第一組的受試者被放在一間很吵的房間裡,並且告訴他們按牆上的按鈕可以關掉聲音,但是無論他們怎麼按,音響依然發出惱人的噪音;第二組的受試者則是按對了一系列的排列組合之後,聲音就關掉了;第三組的受試者,則是對照組,不受任何的干擾。

接著他們到了另一個房間,受試者把手放在實驗箱裡面,當手放在其中一邊的時候,音響會有惱人的噪音,但是只要他們把手移到箱子的另一邊,聲音就會停止。結果,和狗一樣,第一組的受試者無論聲音再怎麼吵,也不會把手移到另一邊試試看。這麼小的事情就足以讓人們無助,那麼生活中那些讓人憂鬱的事情呢?

除此之外,還有其它讓人驚訝的結果。無助組得那些人,平均每3個就會有一個人不會習得無助,和動物實驗一樣,有著大約1/3的比率(第一次的實驗中,8隻有2隻狗會逃跑);而可掌控的那一組中,平均每10個人就會有1個人,不去嘗試把手移到另一邊,這也和動物實驗的比率相同。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資料來源
[1]德博拉·布盧姆(民93)《愛在暴力公園:哈利·哈洛與情感的科學研究》(鄭谷苑 譯),台灣:遠流,2004。(原著出版年:2002)
[2]馬汀·賽利格曼(民86)《學習樂觀.樂觀學習》(洪蘭 譯),臺北市:遠流,1997。(原著出版年:1990)

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那些愛情裡讓我們爭執的大小事──如何找回愛情裡的安全感

「沒想到過了這麼久,想到那件事情我還是很生氣,原來時間會沖淡一切都是騙人的。」
深夜的電腦前,一則一則的訊息不斷的傳了過來。從她的文字裡,我可以深深的感覺到憤恨不平。
「我想,你除了生氣之外,其實也很沒有安全感吧!當妳前男友和別的女生出去,卻沒有告訴妳的時候,其實妳是很受傷,很難過的吧。」我試著用最近學來的諮商方法,試著去同理對方。「如果他能夠告訴妳,雖然他想要有自己的私人交友圈,但是他也很在乎妳,了解妳是會擔心的,那麼妳也許就不會那麼生氣了吧!」
「恩,很貼心的感覺,感覺到自己的感受有被尊重。」

我想,愛情裡最需要的,就是這樣一個被同理的感受吧。


長期從事婚姻研究的John Gottman,在他長期的研究裡面,找出了四個關於愛情能否長久的關鍵:彼此的關係中是否常常出現批評(Criticism)、防衛(Defensiveness)、沉默(Stonewalling)、鄙視(Contempt)?越常出現這些情況的時候,那麼這一段關係告吹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了。

可是我們都知道,在一段關係裡出現爭執時,這一些卻是最常見得吵架劇本(script)了。
「我跟她只是好朋友而已,都已經過去了,為什麼妳就是不能接受呢?」
「這只是你想要跟她出去的藉口吧!人家那麼好的話就跟人家去阿!」
「X!為什麼妳一定要這麼情緒化阿!我之前還不是讓妳跟妳以前喜歡的人出去過,為什麼妳就要限制我這些呢?」
「我跟他出去不是單獨吼!你是要單獨跟人家出去欸!」
於是,一場不停得為自己辯護,我可以是因為我怎樣,你不能是因為你怎樣的交互指責便開始了。
還記得這是我和我前女友最常出現的溝通模式。現在回想起來,即使都已經過去了,卻仍然不禁讓我感到生氣與難過。

想想愛情裡面,人們總是為了許多事情爭執,監控彼此的行蹤、和對方報備行程
、檢查簡訊通聯紀錄;或是為了對方和其他女生吃飯、互動、甚至只是聊個FB而生氣,我甚至聽過有女生因為男友和女同事在線上遊戲的裝扮同一套而生氣。

而另一些人們,則是看著這些故事,批評男方或女方的不是,「怎麼可以這麼沒有安全感?!」、「怎麼會這麼不成熟?」、「幼稚」、「也太誇張了吧,這有什麼好生氣的?」。

於是,人們不斷用著類似的模式談戀愛、受傷、分手,然後進入下一段關係。
聽起來真是讓人悲傷......


但是事情真的只能這麼糟糕嗎?我想,我們還是有些事情能做的,只是人們往往不知道該怎麼做而已。
先來看看那些批評吧!我想,成熟與不成熟的標籤,並不能夠解決問題。感情的事情,還是得回歸到感情本身,每一個人總有自己脆弱的地方,而我們妄加批評,反而使得當事人更手足無措、更受傷、以及更防衛而已。

「我不是跟妳說過,怎麼樣的愛情才會幸福嗎?為什麼妳偏偏要計較這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我氣著對她這麼說著,激動到全身顫抖了起來。
「我知道啊!可是我就是做不到啊!」她也奮力的吼了回來,內心充滿了焦慮、憤怒與委屈。
現在回想起來,在我們的感情後期,其實雙方都已經累了。
「我好希望你能夠跟我一起走,你也能一起前進,而不是在那邊喊著要我快點過來......我好累......快走不動了......」她生日的那一天,她哭著在星巴克的小角落裡,無力的對我說著。
分手之後,每次想到這一段,都讓我的眼淚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

其實,在許多時候,我們需要的不是別人告訴我們,怎麼樣是對的,怎麼樣是錯的,而是需要一個人,同理自己、傾聽自己、了解自己、鼓勵自己。在愛情裡面,成熟與不成熟,其實都得回到情緒面上,什麼樣的行為引起了什麼樣的情緒?而我們又感受到什麼?

穩住自己的情緒
在爭執裡面,先讓彼此冷靜下來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在那麼情緒高張的情況下,我們是很難確實傳達我們的感受的。這時候不妨告訴對方,「我現在沒辦法跟妳說了,我們靜一靜再說吧!」這一句話很重要,尤其是「我們靜一靜再說吧!」這告訴對方,我不是拒絕跟妳溝通,只是我們需要時間冷靜。這一句話,會讓彼此的不安減低不少。

而穩住自己情緒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深呼吸、找朋友聊聊吐苦水、運動、聽歌哭一哭等等,轉移注意力(distraction)的方式都是不錯的方式。

抓清楚界線,用「我......」開頭的語句表達
了解哪一些事情是屬於自己的責任,並且把感受表達給對方。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許多人在吵架的時候會互相指責,「都是你害我所以我才生氣的啦!」、「你很雷欸!害我們看不到電影!」,這些都是指責對方的語句,往往也會讓彼此陷入John Gottman所說的那四個爭執模式中。不如改成說「當你跟其他女生出去而沒有告訴我的時候,我真的覺得很難過,很害怕你會和其他人跑掉」、「我們看不到電影,我真的很生氣!覺得很掃興!」之類的語句。抓清楚界線非常的重要,畢竟不是每一個人在另一半和異性約會的時候都會生氣,而是對你而言,對方這麼做的時候,引起了你的一些自身議題,因此產生了這些情緒(詳細的部分可以參考我寫的這篇)。而要能夠做到這些,自我覺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的意思是,我們回頭去看自己的那些想法,背後是哪一些情緒造成的。一個人因為她的另一半和異性出遊而痛罵他,可能是因為自己害怕對方拋棄自己,因此產生了一個防衛,用攻擊得語氣刺激對方。了解自己攻擊背後是害怕被拋棄之後,才能夠告訴對方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不是經過情緒防衛機轉之後產生的感受。

而關於自我覺察,我又把它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開始覺察初期,我們往往還不是那麼熟練,可能沒辦法在情緒當下覺察,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的生理反應很大,很難冷靜下來去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時候,我會建議你在冷靜下來之後,把剛剛發生的事情寫下來,並且寫寫看,裡面是經歷了哪一些情緒。久而久之,當你有了這些反應的時候,你就能告訴自己,「我現在在生氣,因為______」、「當她_______的時候,我很難過」,當你能夠在情緒當下覺察到這些時,我把它稱為自我覺察的第二階段,進到這個階段之後,我們在事情發生當下的情緒反應就不會那麼複雜了,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生理反應,漸漸能夠不去採取過去的反應習慣,而是用「我.......」的語句,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我想起了我的好友Testi曾和我說過,女生們都比較容易在愛情裡沒有安全感,也許是社會因素所造成的吧。
我想,也只有同理心,能夠讓人們在愛情裡面更了解彼此了,人們總有自己的脆弱,而理解彼此的脆弱,使我們變得更堅強。